“向大海要水喝”,山东的做法和成效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和肯定。
2月1日至4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率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专题调研组在山东开展调研。
调研组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姜大明任组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李伟,副主任任亚平、王培安、江桂斌,全国政协委员蔡其华、岑旭、崔丽、何广顺、李琳梅、沈瑾以及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的专家参加调研。
调研组深入烟台、青岛、潍坊、东营等地实地考察多个海水淡化在运行企业和项目、相关核心组件制造企业以及全产业链综合利用项目等,详细了解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模化利用及海洋科技研发等情况,并在济南召开调研座谈会与省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专家进行座谈交流,全面了解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难点堵点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对于一个拥有超过3000公里海岸线(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1/6)的沿海省份,山东“靠海吃海”,向大海要水喝,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取得明显成效,受到了调研组的肯定。
海水淡化利用具有较强公益性,既需要市场无形之手的参与和探索,也需要政府有形之手的引导和支持。国家层面的关注和调研指导,将为山东提供助力。
作为此次调研的重要一站,青岛是一座严重缺水的城市,向大海要水喝的愿望极为迫切,被山东定位为“一区、两园、多点、群星”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的重要一环。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青岛取得明显成效,海水淡化总规模超过30万立方米/日,海水淡化供水量全国领先,为城市发展注入战略动能,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应有贡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张,水资源仍将是左右青岛发展的“关键变量”,要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发挥特色优势,继续深耕海洋,把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上。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是维系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资源。
根据世界水资源研究所发布的报告,目前全球有超过10亿人生活在缺水地区,到2025年将有35亿人面临缺水。放眼国内,水资源也呈现结构性缺乏的局面。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不少城市严重缺水。
一直以来,国家层面都高度重视水资源的战略地位,并多次“定调”,做出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在地球上的水资源里,可以直接饮用的淡水很少,但不能饮用的海水却极其丰富。对沿海却缺乏淡水资源的国家和城市而言,“向海洋要水”成为一剂重要“处方”。公认地,海水淡化技术是一项致力于解决全世界淡水资源紧缺的绿色技术,其产业化、规模化将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海水淡化已呈规模化趋势。据统计,全球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近2万个,产能规模超过1亿立方米/日,解决了3亿多人的用水问题。海水淡化已经在沙特、以色列、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家及地区大规模应用。
我国也在大力推进。根据《2021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截至2021年底,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44个,分布在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9个沿海省市,工程规模1856433吨/日,主要用途以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为主。但与沙特、以色列、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家及地区相比,我国海水淡化利用规模仍相对较小,关键技术及设备多被国外垄断,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未来,中国海水淡化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国家层面来说,海水淡化是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提升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率,对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战略作用。
而从城市角度来说,创造了55%国内生产总值的我国沿海11个省(区、市)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27%,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缺水的经济城市都将成为海水淡化的受益者。
沿海大省山东,属于严重缺水地区。
山东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680.5毫米,多年平均当地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4,属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占有量小于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地区。
南水北调、引黄济青等重大工程为山东缓解用水紧张立下汗马功劳,但也从客观上增强了山东对客水的依赖。
山东多次强调,水是山东发展的命门,山东因水而兴,必须因水而强、因水而胜。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山东大力布局海水淡化产业。
2017年,《山东省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提出:“综合考虑海岛、沿海工业园区以及沿海城市水资源现状及用水需求,合理规划海水淡化工程选址布局,优先解决淡水资源紧缺地区的用水需求”。
2020年,山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全省海水淡化产能规模超过100万吨/日,并规划部署了“一区、两园、多点、群星”的产业发展布局。
经过多年努力,成效显著,未来可期。
此次“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专题调研组在深入青岛、烟台、潍坊、东营等实地考察后,对山东把海水淡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发展进行的探索与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此次被调研城市的做法可圈可点。
烟台把海水淡化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大力培植相关产业链企业创新发展,在细分领域独树一帜。beat365官方入口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膜组件”适用于高难废水处理领域,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招金膜天公司则通过全力实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把海水淡化配套新工业园建设成为国内最规模最大、品种齐全的高端分离膜产品聚集区。
潍坊深耕海水淡化技术,聚焦产业发展痛点,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在海水淡化与环境保护上下功夫。在实施主攻“海洋经济”战场三年行动中,潍坊提出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特色产业园区,力争到2025年全市海水日均淡化规模达到20万吨。
东营则把发展海水淡化产业作为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等沿海工业园区为重点,实施海水淡化“增水”行动,推动海水淡化企业与化工园区企业实现“点对点”供水,推进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快速发展。
空间分布不均,是水资源的一大特征。正所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水资源短缺是青岛的基本水情,也是青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根据《2021年度青岛市水资源公报》,2021年全市水资源总量20.92亿立方米,全市供用水量10.62亿立方米,其中,居民生活用水3.6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用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
多年来,青岛通过引黄济青、南水北调工程引水入青,用水短缺问题虽有所缓解,但仍时时威胁着青岛。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产业发展的加速,青岛的用水量不断攀升,用水缺口越来越大,长距离引水“远水难解近渴”。
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工程
一方面水资源紧缺,一方面又守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水资源“望洋兴叹”。发挥临海优势,将丰沛的海水资源转化为生活、生产中紧缺的淡水资源,这是关乎青岛当下和长远的必由之路。
对青岛来说,海水淡化不是搞不搞的问题,而是必须搞,而且必须搞好。2006年,青岛市发布了全国第一个城市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2009年,中外合资的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公司成立;2011年,百发海水淡化厂落成,2013年正式投产运营,2017年单日产水量达到了10.5万立方米,实现满负荷运行。
青岛百发成为山东省“一区、两园、多点、群星”产业发展总体布局中“两园”之一。根据规划,园区产能规模达到30万吨/日,可向周边县(市、区)辐射性供给,形成百亿级集供水和装备等产业链于一体的海水淡化产业园。
在青岛,海水淡化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2015年11月,董家口海水淡化项目开工建设,2016年9月顺利通水,产能为10万立方米/日,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设计、建设的大型海水淡化工程,关键技术和设备实现国产化,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示范项目,开启了海水淡化关键设备设施国产化应用的新篇章。
目前,青岛海水淡化项目总规模超过30万立方米/日,占全国总规模约18%,海水淡化供水量全国领先,累计供水近2亿吨,约相当于14个西湖,有效缓解了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工程
当前,青岛正规划建设百发、董家口、新河三个规模化应用基地,预计到2025年,基地总规模将达到70万立方米/日。
事实证明,青岛的努力是值得的。海水淡化,不仅破解了制约青岛发展的资源瓶颈,还凭空为青岛培育了一个大产业,可谓一举两得。
有了国家层面的关注与指导,加上山东省层面的倚重与支持,青岛海水淡化有信心、有实力越走越远。实现“水自由”,青岛前行的步履将更加“轻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