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

EN
新闻事件
【水环境行业微资讯】第二十二期
发布时间:2020-09-29
  |  
阅读量:

向大海要水“喝”:海水淡化国产设备在“国内大循环”中迎来新机

如何将丰富的海水资源转化为极度紧缺的淡水资源,补齐发展的短板,成为缺水地区的当务之急。日前,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的意见》,将把发展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作为解决该省沿海地区水供应问题的重要选项。

山东海淡引领全国 青岛董家口项目创纪录

目前,山东省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28个,产能达37.6万吨/日,居全国首位,且不乏万吨级及以上的大型海水淡化工程,比如山东规模最大的2个海水淡化工程是青岛董家口海水淡化工程和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工程,产能均达到10万吨/日。其中,青岛董家口海水淡化工程由于其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设计、建设的大型海水淡化工程而备受业界关注。

成本与国际持平 技术经济破解海淡产业发展瓶颈

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技术超过20余种,从大的分类来看,主要分为蒸馏法(热法)和膜法两大类。我国热法工程吨水投资约0.55-0.8万元,膜法工程吨水投资约0.5-0.75万元;造水成本约4-8元左右。以青岛董家口海淡工程为例,10万吨/日反渗透工程投资约6亿元,吨水总成本约4.25元。而现在国际淡化成本在1美元/吨以下,最低达0.53美元/吨。可以看出,国内的海淡技术已开始显现价格优势。 (中国膜工业协会)

西安首座全地下污水处理厂——航天第一净水厂建成,预计年内正式投用

航天第一净水厂位于航天基地一期范围内,工程总占地面积约165亩,于2019年9月20日开工建设,一期建成后具备日处理污水5万方、日净化再生水3万方,能解决航天基地23.85平方公里生产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与传统的污水处理厂不同,航天第一净水厂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生物反应加膜和臭氧处理组合工艺,经处理达标后的水清亮、杂质含量低。(工业水处理)

今年上半年垃圾焚烧项目全面推进

2020年上半年,固废市场中标项目集中于垃圾焚烧/餐厨垃圾处理两大细分领域,各新增项目42/39个,较2019年上半年同期相比,垃圾焚烧新增项目数量放缓。其中,光大环境、康恒环境、城发环境中标项目数量居前三,河北/河南延续2019年态势继续领跑。(北极星固废网)

再生水利用市场潜力待开发 未来5年膜工艺投资高达2110亿

在非常规水资源的几大类中,再生水利用的潜力最大。在这一方面,我国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中提到到2022年,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

同时,也加大了在再生水利用相关领域的投入。根据国家《“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可知,从2015年到2020年底,新建再生水设施达1505万立方米/日,投资需求达158亿元;污水、再生水的配套管网需求投资量为3129亿元。但我国再生水行业起步较晚,目前进入稳步发展阶段。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估算,2019年我国城市再生水利用量达到939958万立方米,相比2018年增加了85451万立方米,2018年再生水利用率已达到16.4%,正呈波动上升趋势。

从再生水利用区域分布情况来看,广东、山东和北京再生水利用量占比排名前三,其他地区的再生水利用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从技术上来看,我国再生水利用技术主要有生物处理技术、物化处理技术和膜处理技术,其中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目前被行业内所看好。有数据预计2021-2025年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膜工艺总投资额为1055-2110亿,其中膜材料销售及换膜市场约333亿元。